两件毛泽东无法忍受的事情

毛泽东过完71岁生日后,又发生了两件让他无法忍受的事情,这对于他不满的情绪无疑是火上烧油。毛泽东生日的前几天,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,中共中央召开了工作会议。会议期间,请王光美宣讲《桃园经验》,与会者大多去听了。江青则在会场屏风后面走来走去,一脸的不屑。看得出,她对此很不自在,也不满意。


原定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在12月28日印发《十七条》后,就准备结束。而这次结束前的会议竟然没有通知毛泽东参加。当天会后,江青请陶铸夫妇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看《红灯记》。开演前,他们在休息室见到了毛泽东。毛泽东问陶铸:“你们的会开完了吗?”当毛泽东知道会议开完了,脸色顿时沉了下来,火气很大地说:“我还没参加呢就散会啦?有人就是往我的头上拉屎!我虽退到二线,还是可以讲讲话的么!”


毛泽东又问陶铸:“你们开会的人是不是都已经走了?”陶铸不得不告诉毛泽东:“有的已经走了。”毛泽东毫不犹豫,斩钉截铁地命令道:“告诉他们,走了的赶快回来!”三天后,即12月31日,中共中央办公厅通知各地停止下发、自行销毁《十七条》。

毛泽东与刘少奇闹到如此地步,人人焦急。安子文请出开国元勋们从中调解。陶铸、安子文也到刘少奇的住处给他提意见。此时,刘少奇也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。他顾全大局,主动向朱德、贺龙、林彪等征求意见,并召开了党的生活会征求和听取批评意见。

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时,刘少奇真诚地向毛泽东做了检讨,说:“我对主席不够尊重。”毛泽东对此不以为然,回敬说:“这不是尊重不尊重的问题,而是马克思主义同修正主义的问题。在原则问题上,我是从来不让步的。”的确,毛泽东在心里已经将他与刘少奇之间的分歧定了性,那已不是一般分歧,而是原则性的分歧。

元旦一过,参加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的成员们,又都被毛泽东召了回来。他要主持后阶段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。会议主要内容是修改《十七条》,这项工作由邓小平、彭真、陈伯达负责。经过一个星期的讨论、修改,原来的《十七条》变成了《二十三条》。当然这份文件不但条文有了增加,更重要的是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化。

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。毛泽东与刘少奇的矛盾,也是一个由小到大、由少到多的发展过程。或许到了此刻,毛泽东才真正横下心—不管是谁,绝不做任何让步。他坚持自己所理解的社会主义,反对他所认为的资本主义复辟。

毛泽东认为他和刘少奇的分歧,是关系到党将来改变不改变“颜色”、中国走不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问题,仅仅“四清”已经不能承载这个重大问题的解决。他转而酝酿与发动新的运动,这就是后来的“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”。刘少奇在毛泽东连续的“进攻”下,虽多次做过自我批评和检讨,但都没有改变毛泽东对他的看法,他最终没有争取到毛泽东的原谅。

延安时期的江青(左一)和王光美(左二)
毛主席与刘少奇、王光美家人在一起
...
毛主席与刘少奇陈云愉快交谈
...
刘少奇王光美出访东南亚